
衣袂飘飘,手执书卷入国学。
笑意盈盈,心有云梦弄楹联。


春意初绽,煦日和风。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体育公园校区的一年级小朋友们,穿着古装,徜徉国学之海,重温古典之风,结合实际,效法古人,在室外上充满乐趣的楹联课程。

行礼篇
闲看门中木
思耕心上田
——佚名《闲思》

小朋友们与老师互相行礼,您瞧瞧,他们像不像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才子佳人,彬彬有礼。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俞樾《杭州九溪十八涧》
金刚寺隐青山里;独秀峰悬碧水中。
蒋有泉《龙庆峡》
晓月寒风金石泪;孤山古社梅花泉。
朱庆文《挽孙晓泉前辈》


吟诵篇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自题》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吟诵《笠翁对韵》。您听听,这朗朗的吟书声定是春天最动听的歌儿。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衡阳湘西草堂》
水聚千峰影;风扶万柳腰。
佚名《应征联》
林荫清和,兰言曲觞;
流水今日,修竹古时。
王文治《苏州拙政园玲珑馆》


讲学篇
行云流水见真性;
明月清风来故人。
——张维屏《番禺玉岩书院》

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解楹联,您看看,这专注的眼神,高举的小手,他们学得多认真呀!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现方园。
金圣叹《自题》
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
《济南趵突泉》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佚名《碾玉观音》


答疑篇
十里松杉围古寺;
百重云水绕青山。
——《九龙青山禅寺》

故事讲到这里,您是不是想问,什么是楹联?什么是《笠翁对韵》?别着急,跟着小编一起去问问正在学习的小朋友吧!
你能给我们讲讲什么是楹联吗?


公园小编

小朋友

楹联,又称对子、对句或对联。它是由诗词及骈文等文学修辞手法中的对偶发展而成。因最早时,张贴于大门两侧或门旁的楹柱上,故有了楹联之称。
楹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公园小编

小朋友

楹联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我们选用的《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凤诰《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
庭前丹桂待茶久;座上幽兰随墨香。
朱庆文《桐乡檀沁园金栗居》


掠影篇
雪里梅花红烂漫;
霜间竹叶碧玲珑。
——佚名《杭州梅竹亭》

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自己小时候仿佛错过了一个亿?没事儿,今天小编帮您过过眼瘾!咱们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体育公园校区的小朋友们已经有半年的楹联学龄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这半年来的学习历程吧!















绿野苍茫驰骏马;蓝天浩瀚搏雄鹰。
佚名 春联
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
周继煦《贵阳甲秀楼观音山》
秋水才添四五尺;绿荫相掩两三家。
佚名 楹联


题联篇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徐希《韵对郡守》

有很多小朋友在学习了楹联之后,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跃跃欲试,纷纷写起来了楹联。






归燕又携春早至;晚霞未散夜迟临。
佚名 楹联
楼高但任云飞远;池小能将月送来。
陶澍《上海城隍庙得月楼》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刘禹锡《始闻秋风》


快来加入我们吧!


